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聚甲基氢硅氧烷(PHMS)与4-(β-羟基-γ-烯丙氧) 丙氧基-2-羟基二苯甲酮(MUV-O)、α-烯基聚醚(F6)的硅氢化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聚醚-二苯甲酮衍生物侧基聚硅氧烷PE-PUVSi,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氢谱(1H-NMR)以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等仪器对产物的结构和成膜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合成的PE-PUVSi对波长为243.6、289.2、325.0nm的紫外光有强吸收作用.在纤维及单晶硅表面,PE-PUVSi均可成膜.但宏观上平滑的PE-PUVSi膜,微观上实则呈非均一、相分离结构,其中UV侧基以纤细尖峰分布在聚硅氧烷膜表面,而亲水性聚醚基团则卷曲堆积成峰包.
推荐文章
聚醚改性硅氧烷的合成
不饱和聚醚
硅氧烷
硅油
合成
聚硅氧烷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液晶高分子
聚硅氧烷
接枝反应
合成
表征
聚亚芳基有机硅氧烷的研究进展
聚亚芳基硅氧烷
聚亚芳基有机硅树脂
耐高温
耐辐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醚-紫外侧基聚硅氧烷的结构表征与膜形态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聚硅氧烷 二苯甲酮衍生物 聚醚 紫外吸收剂 膜形貌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评论与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151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33.11|O634.41
字数 29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656.2008.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良仙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120 1101 17.0 24.0
2 安秋凤 西北大学化学系 249 2353 22.0 31.0
4 高胜利 西北大学化学系 82 757 13.0 24.0
5 王前进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36 438 11.0 19.0
8 路德待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9 169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93)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硅氧烷
二苯甲酮衍生物
聚醚
紫外吸收剂
膜形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3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