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岩土力学       
摘要:
针对地下巷道工程稳定性问题,基于岩石工程系统(RES)理论,提出了全耦合分析法及优化设计思想.首先简要地叙述了全耦合分析过程的思想及流程,并在收集的27个样本的基础上,应用神经网络编码法建立了地下巷道工程的综合交互作用矩阵(GIM),分析了主要因素影响和作用机制.根据本巷道工程系统的稳定性能分析结果,提出了稳定性评价参数,给出了稳定状态范围.针对沙曲煤矿顺槽进行了优化支护设计举例,并用Q系统岩体质量评价法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及验证.现场监测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全耦合分析法对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方法有实用价值.
推荐文章
巷道裂隙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
数值分析
围岩稳定性
边界单元法
裂隙
应力强度因子
巷道
回采巷道煤柱与底板稳定性分析
回采巷道
底板
煤柱
稳定性
煤矿巷道围岩稳定性动态工程分类技术研究与应用
矿山巷道
动态工程分类
围岩结构
基于蚁群优化神经网络的巷道围岩稳定性预测
蚁群算法
神经元网络
巷道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RES的地下巷道工程稳定性全耦合分析方法
来源期刊 岩土力学 学科
关键词 地下巷道工程 全耦合 支护设计 岩石工程系统 稳定性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89-1493,1499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3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598.2008.06.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谦 297 3008 26.0 40.0
3 韩阳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78 441 10.0 16.0
4 余伟健 5 49 4.0 5.0
10 宋建国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6 136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60)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下巷道工程
全耦合
支护设计
岩石工程系统
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力学
月刊
1000-7598
42-1199/O3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4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06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