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生活污水为初始接种体,以醋酸钠水溶液为原料,构建了一个无媒介体、无膜的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考察了溶液的浓度、外电阻、温度和氧气的加入等因素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监测了电池外电压和两极电极电势的变化过程,分析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运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1) 阳极吸附的微生物的活性是影响电池输出电压(输出功率)的关键因素.营养液初始浓度越高,微生物活性越高,输出最大电压越高,输出电压与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MONOD方程;溶液中溶氧的存在使微生物活性明显降低,但溶氧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活性逐步恢复;随着电池温度的升高,微生物活性快速上升,但温度突变到50 ℃后,微生物活性明显降低;(2) 电池换水后,由微生物活性所决定的阳极电势迅速达到平衡,而阴极电势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极大值;(3) 随电流密度的变化,两极电极电势相应发生变化,其变化趋势符合原电池的基本规律;(4) 随外电阻的变化,电池输出功率出现极大值,即当外电阻为200 ù时,电池输出功率达到346 mW/m2.
推荐文章
微生物燃料电池应用及性能优化研究进展
微生物燃料电池
污染物降解
产电效果
光催化材料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影响
微生物燃料电池
光催化
光电极
生物电极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净化废水研究进展
微生物燃料电池
净化
废水处理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微生物燃料电池
MFC
废水处理
可再生能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生物燃料电池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探讨
来源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MONOD方程 电极电势 极化曲线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4-1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46
字数 40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1-0790.2008.01.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绍辉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42 657 15.0 24.0
2 闫光绪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15 338 9.0 15.0
3 詹亚力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15 202 7.0 14.0
4 王琴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20 165 6.0 12.0
5 张佩佩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3 9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95)
二级引证文献  (12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1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2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5(1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1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2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生物燃料电池
MONOD方程
电极电势
极化曲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月刊
0251-0790
22-1131/O6
大16开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12-4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9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339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