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高电位水对大鼠皮肤创口愈合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SD大鼠建立全层皮肤缺损创伤模型,分成高电位水组(试剂组)、聚维酮碘组及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用透明膜标记法和注水法记录伤后3、7、14 d创面面积和伤腔容积,取创面修复组织作病理学观测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在伤后3 d,高电位水组的伤腔面积与容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高电位水有明显缩小创伤伤口皮肤面积和体积、促进伤口愈合、杀灭细菌、抑制创伤炎症反应的作用;与创伤伤口愈合和瘢痕形成相关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和细胞转移因子TGF-β2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高电位水具有消炎、促进肉芽组织和上皮组织生长的作用,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和减少瘢痕的形成.
推荐文章
高电位疗法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研究
高电位
失眠
睡眠质量
治疗效果
研究
不同治疗方法对会阴创口愈合不良的效果分析
高锰酸钾
百克瑞
会阴创口愈合不良
疼痛
橡皮生肌膏治疗术后创口不愈合的临床观察
创口愈合
橡皮生肌膏
溃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电位水对大鼠皮肤创口愈合的治疗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高电位水 大鼠 创口愈合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22,封底
页数 4页 分类号 R187.2
字数 21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619.2008.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贤明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134 3190 34.0 49.0
2 陈启华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13 134 6.0 11.0
6 严鹏科 36 155 7.0 10.0
7 吴贤格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7 63 6.0 7.0
11 吴兆红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19 2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9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电位水
大鼠
创口愈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医学杂志
月刊
1672-3619
44-1503/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4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324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