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需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B组),每组40例.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以阿托品0.5mg静脉注射,A组给予丙泊酚2mg/kg,B组给予丙泊酚2mg/kg及芬太尼1μg/kg,药物经肘正中静脉30s匀速注毕.两组患者均在眼睑反应消失后注入琥珀胆碱1mg/kg,1.5min后行电休克电刺激治疗.面罩给氧,待其自然清醒.采用ohmeda/AS3监测仪监测ECG、HR、BP、氧饱和度(SpO2)和RR等指标,分别记录诱导前、电刺激前、电刺激后、术后的MAP、HR、SpO2.观察苏醒时间、辅助通气时间、癫痫发作期、能量抑制指数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电休克治疗.B组的HR麻醉后电刺激前、电刺激后与诱导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B组的MAP麻醉后电刺激前与诱导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术后不良反应:术后头痛、肌肉痛B组明显低于A组.结论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在镇静的基础上又能加强镇痛,提高麻醉效果,是一种较好的麻醉用药方法.
推荐文章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体会
丙泊酚
舒芬太尼
小儿麻醉
丙泊酚复合不同剂量琥珀胆碱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丙泊酚
琥珀胆碱
电休克治疗,无抽搐
精神分裂症
临床护理路径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精神疾病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
丙泊酚、依托咪酯应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效应评价
丙泊酚
依托咪酯
无抽搐电休克
皮质醇
去甲肾上腺素
应激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精神病 二异丙酚 芬太尼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临床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58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9.054
字数 22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817.2008.04.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润德 45 274 9.0 13.0
2 谢植远 12 16 3.0 3.0
3 梁天北 15 23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0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精神病
二异丙酚
芬太尼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1-5817
45-1085/R
大16开
广西百色市城乡路98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2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71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