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北林学院学报       
摘要:
为搞清楚花斑皮蠹的生物学特性和幼虫密度与化蛹的关系,对花斑皮蠹采用室内饲养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1)在相对湿度为(75±3)%,温度为35℃、32.8℃、27.8℃、22.8℃、17.8℃的条件下,花斑皮蠹的蛹期分别为(3.97±0.91) 、(4.07±0.88)、(5.13±0.89)、(9.41±1.49)、(18.8±4.3) d,成虫产卵前期分别为(2.14±0.69)、(2.25±0.59)、(2.43±0.92)、(4.53±2.34) 、(17.23±5.65) d,卵期分别为(5.59±0.49)、(5.9±0.97) 、(8.85±1.04) 、(13.79±1.0) 、(28.6±0.26) d,蛹平均羽化率为(98.7±0.4)%,每雌虫平均产卵量为(53.6±5.8)粒,卵平均孵化率为(82.8±3.7)%;(2)羽化后的成虫取食蜂蜜后其寿命相应延长,未交尾的雌虫寿命长于雄虫,而交尾后则相反;(3)虫口密度越大末龄幼虫化蛹历期越长;(4)雌雄性比为1.0:1.1.
推荐文章
花斑皮蠹生物学特性研究
标本害虫
花斑皮蠢
生物学特性
温度处理防除花斑皮蠹越冬幼虫
温度处理
花斑皮蠹
越冬幼虫
甲酸乙酯对花斑皮蠹熏蒸防治研究
甲酸乙酯
花斑皮蠹
熏蒸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花斑皮蠹生物学研究及幼虫密度对化蛹的影响
来源期刊 西北林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花斑皮蠹 生物学 密度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森林资源与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117
页数 5页 分类号 S763.3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孟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95 1014 17.0 27.0
2 王云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39 177 7.0 9.0
3 高智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37 247 10.0 13.0
4 赵姝荣 10 36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花斑皮蠹
生物学
密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林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1-7461
61-1202/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8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735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