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双油9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甘蓝型半冬性双低优质油菜品种.抗寒,抗倒伏,较耐菌核病,抗病毒病.株形高大,一次有效分枝多.在2004年和2005年河南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333.85 kg/hm2,比对照种豫油2号增产11.04 %,达到显著水平,最高产量达到3 205.20 kg/hm2.在2006年河南省油菜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762.10 kg/hm2,比对照种豫油2号增产9.33%,最高产量 3 258.75 kg/hm2.经分析,双油9号芥酸平均含量为0.08%,硫甙含量25.53 μmol/g,优于国家规定的双低优质油菜标准;含油量较高,41.75%.适合黄淮流域冬油菜产区种植.
推荐文章
甘蓝型油菜优质高产新品种冠油杂812选育
甘蓝型春油菜
杂交种
冠油杂812
选育
抗根肿病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华油杂62R的选育
甘蓝型油菜
根肿病
CRb抗病位点
恢复系
分子改良
华油杂62R
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盐油2号"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甘蓝型油菜
盐油2号
选育
高产
栽培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产抗病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双油9号的选育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油菜 品种 双油9号 选育
年,卷(期) 2008,(10)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65.4
字数 31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8.10.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文雁成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49 850 12.0 28.0
2 张书芬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61 991 13.0 29.0
3 朱家成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51 630 12.0 22.0
4 王建平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54 690 12.0 23.0
5 赵磊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32 167 8.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7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菜
品种
双油9号
选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科学
月刊
1004-3268
41-1092/S
大16开
郑州市农业路1号
36-3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9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