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心肌造影技术在心肌梗塞(简称心梗)患者心肌微循环灌注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急性心梗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及心肌造影检查,观察患者梗塞区域(AMI组,同时以患者非梗塞区域为自身对照组)心肌微循环灌注并以CPS造影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心肌梗塞患者梗塞区域心肌微循环灌注开始时间(AT)、达峰时间(APT)较同一切面内的非梗塞区域明显延长(P<0.05),梗塞区域造影剂灌注的峰值强度(PI)及灌注速度(β)均明显低于同一切面内的非梗塞区域(P<0.05).结论:超声心肌造影技术可以定量评价心梗患者心肌微循环灌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心肌梗塞的磁共振成像
心肌梗塞
磁共振成像
梗塞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影响
梗塞前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塞
预后
超声实时心肌造影对X综合征心肌微循环的定量评价
超声实时心肌造影
心脏X综合征
心肌微循环
高龄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临床评价
高龄
急性心肌梗塞
溶栓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心肌造影技术对心肌梗塞患者心肌微循环的定量评价
来源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超声心肌造影 心肌梗塞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影像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6-527,53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4|R540.4
字数 22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587X.2008.03.0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静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电诊科 205 939 16.0 23.0
2 杨晓英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电诊科 55 239 8.0 13.0
3 王润兰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电诊科 20 97 4.0 9.0
4 王小林 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医院电诊科 10 88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声心肌造影
心肌梗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587X
22-1342/R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828号
12-23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31
总下载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