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津医药       
摘要: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s)和子宫腺肌病(AM)合并存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OEMs异位内膜、AM异位内膜血管形成特征.方法:以OEMs和AM合并存在的38例EMs患者和31例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免疫组化双染法定位血管内皮细胞及周细胞、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和微血管周细胞覆盖指数(MPI).结果:(1)OEMs异位内膜的VEGF在全周期高表达,AM及在位内膜的VEGF在分泌期高表达.(2)AM的MVD高于正常内膜、同体在位内膜及OEMs异位内膜(均P<0.01);OEMs的MVD稍高于在位内膜(P<0.05).(3)EMs患者异位内膜表层及基底层的MPI低于正常内膜,以AM最为突出(均P<0.01).(4)VEGF与MVD、MPI无明显相关性,而MVD与MPI呈负相关.结论:(1)血管形成机制在AM发病中占极重要地位.(2)在位内膜异常是EMs病变形成的基础.(3)AM幼稚微血管生成更活跃.
推荐文章
Survivin和微血管生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研究
Survivin蛋白
微血管密度
子宫内膜异位症
免疫组织化学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微血管密度改变--附55例报告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位内膜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与异位内膜微血管密度的检测及意义
子宫内膜异位症
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抗原,CD34
免疫组织化学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磁共振表现
子宫内膜异位症
囊肿
磁共振威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子宫内膜异位症幼稚微血管分布特征
来源期刊 天津医药 学科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毛细血管 免疫组织化学
年,卷(期) 2008,(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9-67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896.2008.09.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殷观梅 4 19 1.0 4.0
2 糜若然 180 1159 17.0 24.0
3 张秀兰 15 57 4.0 7.0
4 袁碧波 20 97 7.0 9.0
5 杨景贵 3 17 1.0 3.0
6 李晓文 3 3 1.0 1.0
7 赵振苓 6 14 2.0 3.0
8 杨华 11 62 2.0 7.0
9 卢慧 13 54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毛细血管
免疫组织化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医药
月刊
0253-9896
12-1116/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贵州路96号D座《天津医药》编辑部
195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5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41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