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假性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方法 收集59 例(59 眼)假性黄斑裂孔患者,经黄斑中心的垂直和水平线性扫描采集 OCT 图像,选择符合假性黄斑裂孔的图像,进行裂孔形态、视网膜前膜观察,用随机软件测量裂孔大小、裂孔中央和孔周视网膜厚度,并分析与视力的相关性.结果 OCT 图像表现为孔周视网膜增厚,视网膜组织内有低反射区,孔底无视网膜组织缺损及孔前盖膜,孔壁形态多样,依孔壁的形态不同分为 5 型:两侧均为陡峭壁型 47 眼;一侧陡峭;另一侧倾斜型 7 眼;两侧向内凹型 2 眼;一侧陡峭另一侧内凹型 2 眼;两侧均为倾斜型 1 眼.明确显示有视网膜前膜 34眼.水平及垂直扫描裂孔中央厚度(平均 113.3μm 和110.0μm)与视力无明显的相关性(r2=0.013,P=0.39;r2=0.002.P=0.727).裂孔的横径(平均 476.5 μm)略大于垂直径(平均446.5μm),裂孔呈横椭圆形.结论 假性黄斑裂孔与全层或临界黄斑裂孔有不同的 OCT 图像,孔壁多为陡峭型,部分裂孔显示有视网膜前膜,裂孔中央厚度接近正常,视力下降程度轻.
推荐文章
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分析
特发性黄斑裂孔
黄斑前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正常人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神经视网膜
黄斑
特发性黄斑前膜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前膜
黄斑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假性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斑裂孔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图像分析
年,卷(期) 2008,(12)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5-9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74.5
字数 363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眼科中心 75 456 12.0 18.0
2 马志中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眼科中心 74 460 11.0 17.0
3 王欣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眼科中心 90 716 14.0 24.0
4 窦宏亮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眼科中心 26 131 7.0 10.0
5 许艺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眼科中心 15 57 5.0 6.0
6 杨艳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眼科中心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斑裂孔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图像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