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桑白皮、鱼腥草、川椒、皂角、硼砂、红花及其混合液体外抑制马拉色菌的效果.方法: 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M27-A方案中酵母菌微量稀释法,采用含橄榄油的液体培养基测定敏感性.结果: 中药复方制剂的MIC值最低,为312.5 mg/L,单味药中鱼腥草MIC值低于其它各药,在312.5~125 mg/L之间,并且对糠秕马拉色菌和球形马拉色菌较敏感.结论: 复方制剂抗马拉色菌的作用最好,说明复方中各单味药间有相互协同作用.单味药以鱼腥草最为敏感,并有菌种的差异.
推荐文章
8种中药单体抗球形马拉色菌的体外药敏实验
中药单体
马拉色菌
最小抑菌浓度
马拉色菌对八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检测
马拉色菌属
药物敏感试验
微量液基法
糠秕马拉色菌药敏试验新方法的探讨
糠秕马拉色菌
脂质
药敏试验
ATB Fungus 3
4种中草药及其复方抗马拉色菌体的外药敏实验
头皮屑
马拉色菌
中药
二仙丸
最小抑菌浓度(MIC)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药祛屑洗药抗马拉色菌体外药敏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祛屑洗药 马拉色菌 抗真菌 最小抑菌浓度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1-27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
字数 17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1157.2008.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邱莹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 14 30 2.0 5.0
2 于腾 济宁医学院临床学院 9 92 5.0 9.0
3 曹淑芳 2 18 2.0 2.0
4 高敏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 2 15 1.0 2.0
5 杜锡贤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 1 1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58)
二级引证文献  (3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祛屑洗药
马拉色菌
抗真菌
最小抑菌浓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月刊
1009-1157
37-1348/R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经十路27397号
24-17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1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631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