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云南野生种牧草扁穗雀麦的繁殖对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扁穗雀麦在云南,有性繁殖和营养繁殖效果都很好.具体体现在:扁穗雀麦的种子产量可以达到270.00 g/m2,种子发芽率在无任何处理的情况下也能达到80%以上,且种子无后熟期,收种之后即可播种.在扁穗雀麦的生活周期中,总繁殖效力平均为34.24%,其中,营养繁殖效力占总繁殖效力的46.8%,有性繁殖效力占总繁殖效力的53.2%.此外,对扁穗雀麦的营养繁殖及有性繁殖特征研究表明:扁稳雀麦有性繁殖苗期生长缓慢,生长速率为0.361 cm/d,但分蘖以后生长速率加大,抽穗开花期达最大;而营养繁殖成活率较高,为89.7%,生长速度比有性繁殖快,并且随植株长大,生长速率呈下降趋势;种子产量随地上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云南地区扁穗雀麦繁殖对策研究
来源期刊 种子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扁穗雀麦 繁殖效力 繁殖对策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3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43+.8
字数 29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705.2008.03.03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扁穗雀麦
繁殖效力
繁殖对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种子
月刊
1001-4705
52-1066/S
大16开
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
66-2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0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04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