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Heck反应合成出6个带有不同推拉电子基团的二苯乙烯衍生物,产率68%~84%.研究了反应物分子结构对Heck偶联反应的影响,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探讨了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反应温度120℃,溶剂DMF 和Et3N体积比为2: 1时可以获得较高产率.同时我们还发现,不同的反应物结构对Heck反应产率的影响较大,随着反应物中双键的电子云密度的降低(对甲基苯乙烯>苯乙烯>4-乙烯吡啶),反应产率依次降低;芳卤的反应活性表现为:NO2-Ar-Br>H-Ar-Br>CH3-Ar-Br.
推荐文章
新型氰基取代二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
4-二乙氨基水杨醛
氰基取代二苯乙烯
合成
光学性质
新型四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
4-溴二苯甲酮
四苯乙烯衍生物
McMurry偶联反应
合成
稀土催化苯乙烯配位聚合制备富含间规聚苯乙烯
催化剂
聚苯乙烯
聚合
间规度
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钯催化Heck反应制备长共轭生色二苯乙烯衍生物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Heck反应 二苯乙烯衍生物 钯催化剂
年,卷(期) 2008,(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87-1489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25.1
字数 29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18.2008.12.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蕾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27 70 5.0 6.0
2 徐洪耀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50 203 8.0 11.0
3 苏新艳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3 1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Heck反应
二苯乙烯衍生物
钯催化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