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龙虎交战"针法起源于明代徐凤的<金针赋>.其操作手法被概括为"左捻九而右捻六",其作用为"住痛之针";汪机和李梃均巧妙地发展了徐凤的理论,汪机是在分层的基础上又结合了青龙摆尾和白虎摇头的操作;李梃则认为应根据疾病的寒热性质决定操作步骤,行气而达到热补凉泻的目的;杨继洲的论述更加详细而明确.其操作是在天、人、地部分别施术,各左转九数,右转六数.现代医家陆瘦燕和奚永江继承并发扬了徐凤的学术思想,管遵惠则是在杨继洲分天地人三部操作的基础上,结合了辨证施治的原则,使龙虎交战手法的运用更加合理.该文主要通过对古今各位医家的龙虎交战针法进行总结和整理,对比分析了古今龙虎交战针法的异同之处,从而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龙虎交战针法治疗痛证及其机理研究
龙虎交战针法
痛证
镇痛
调气
捻转幅度
古今医家白虎摇头针法探析
白虎摇头
针法技术
手法研究
对比分析
龙虎交战针法配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龙虎交战针法
温针灸
龙虎交战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
龙虎交战法
平补平泻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古今医家龙虎交战针法探析
来源期刊 上海针灸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龙虎交战 刺法 医学家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针法灸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45.3
字数 316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富春 230 1767 22.0 31.0
2 高颖 24 163 8.0 12.0
3 陈琳 7 44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63)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龙虎交战
刺法
医学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针灸杂志
月刊
1005-0957
31-1317/R
大16开
上海市宛平南路650号
4-360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5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58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