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蛋白质组的变化.方法 分别提取14例SLE患者及9例健康献血者的PBMC,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全蛋白质组,对部分差异的蛋白质点进行离子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测定其肽质量指纹图谱,与互联网蛋白质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比对.结果 获得了较好的双向电泳图像,图像分析显示:1例SLE患者、4例健康献血者PBMC蛋白匹配点为1084个,其中SLE患者高表达及特异表达蛋白点为71个及17个,健康献血者高表达及特异表达蛋白点为45个及20个,与所有实验2-DE图谱逐个比对后,对表达差异重复性高的30个蛋白质点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经数据库检索后,鉴定出2个胞浆蛋白质酪氨酸转运核糖核酸合成酶(tyrosyl-tRNA synthetase)和斑联蛋白(zyxin)在SLE患者的PBMC中低表达.结论 SLE患者PBMC蛋白组学研究可能为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建立新的诊断指标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推荐文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微小RNA-146a的表达
微小RNA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水平的改变
红斑狼疮,系统性
造血干细胞
抗原,CD34
流式细胞术
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
妊娠管理
治疗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组学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周血半个核细胞 蛋白质组 酪氨酸转运核糖核酸合成酶 斑联蛋白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与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93.24+1
字数 48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170.2008.03.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郝飞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 498 3251 26.0 42.0
2 牟芝蓉 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免疫研究所 20 70 5.0 7.0
3 夏汝山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 8 18 3.0 3.0
4 周迪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 6 1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周血半个核细胞
蛋白质组
酪氨酸转运核糖核酸合成酶
斑联蛋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双月刊
1672-6170
51-1669/R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32号
62-261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1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72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