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桂夏豆2号是以桂早一号(矮脚早×北京豆)为母本,巴西13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855.25 kg/hm2,较对照埂青82增产30.2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00.95 kg/hm2,较对照埂青82增产38.33%,蛋白质含量41.67%,油分含量19.08%,耐低磷、耐酸铝能力较强.适宜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江西南部地区夏播种植.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推荐文章
夏大豆新品种桂夏4号的选育
夏大豆
品种
桂夏4号
选育
特征特性
优质大豆新品种桂夏2号的选育
优质大豆
桂夏二号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
夏大豆新品种桂夏4号的选育
夏大豆
品种
桂夏4号
选育
特征特性
国审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濉科998的选育
高产稳产
杂交选育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新品种
夏大豆
科技开发
育种目标
濉溪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国审高产夏大豆新品种桂夏豆2号的选育
来源期刊 种子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豆 高产 桂夏豆2号 选育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新品种选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89
页数 3页 分类号 S643.7
字数 34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705.2008.03.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严小龙 72 2745 30.0 51.0
2 年海 43 478 12.0 20.0
3 廖红 48 1185 18.0 34.0
4 杨守臻 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29 307 9.0 16.0
5 陈怀珠 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26 363 10.0 18.0
6 孙祖东 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27 359 9.0 18.0
7 李初英 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47 274 9.0 14.0
8 赵艳红 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41 151 6.0 9.0
9 杨存义 26 324 10.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
高产
桂夏豆2号
选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种子
月刊
1001-4705
52-1066/S
大16开
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
66-2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0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04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