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1997~2006年浙江省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为伤寒副伤寒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浙江省历年疫情资料录入EXCEL2003中整理数据后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浙江省1997~2006年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呈现以2004年为高峰的单型变化趋势,地区上仍以沿海地区为高发,发病以春季和夏秋季为主,呈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人群构成以农民、学生、工人为主,集中在20~40岁年龄组.爆发疫情以水型为主.病例多为甲型副伤寒.伤寒副伤寒沙门菌主要对磺胺(SD)产生耐药,不同型别沙门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所不同.结论 伤寒副伤寒发病率虽虽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局部仍有爆发,疫情形势仍不容乐观,甲型副伤寒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应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健康教育、落实改水改厕等综合措施.
推荐文章
1993-2006年灵川县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伤寒副伤寒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控制
贵州省紫云县伤寒副伤寒潜在流行因素研究
伤寒和副伤寒
流行
危险因素
大连市2006-2011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伤寒
副伤寒
流行病学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浙江省1997~2006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浙江预防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伤寒 副伤寒 流行特征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16.3
字数 31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0931.2008.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恩富 140 1255 17.0 28.0
2 柴程良 43 562 13.0 22.0
3 谢淑云 55 424 12.0 18.0
4 吕华坤 59 876 16.0 28.0
5 秦淑文 22 390 10.0 19.0
6 余昭 46 645 15.0 24.0
7 韦余东 37 310 11.0 16.0
8 莫顺堂 18 142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9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37)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伤寒
副伤寒
流行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预防医学
月刊
1007-0931
33-1400/R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盛路3399号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5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04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