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红腹锦鸡是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优势雉类,1999年至2005年对保护区内野生红腹锦鸡生物学特性及繁殖习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红腹锦鸡属中型鸡类,雄鸡体重570~751 g,体长861~1078 mm;雌鸡体重550~670 g;体长590~700 mm.多栖息于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的岩坡和灌木丛,主要以野豌豆、野樱桃、青蒿、蕨叶和青冈子等植物的叶、芽、花、果实和种子为食,此外也吃甲虫、蠕虫、双翅目和鳞翅目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常在林中边走边觅食,早晚亦到林缘觅食.红腹锦鸡一般12月龄达性成熟,每年3月进入繁殖期,一直延续到7月下旬.红腹锦鸡实行一雄多雌制,通常1只雄鸡与2~4只雌鸡交配.雄鸡3月中旬开始发情,雌鸡发情晚15 d左右.3月下旬雄鸡即出现求偶行为,雄鸡问亦常发生激烈的争斗并开始占区.4月初开始产蛋,产卵时间一般在早7:00或下午19:00左右,产蛋量为5~9枚.雌鸡在卵满窝的当天即开始孵抱,孵化期23 d,孵化率80%左右.
推荐文章
红腹锦鸡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红腹锦鸡
研究进展
展望
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腹锦鸡种群密度及微生境选择
红腹锦鸡
种群密度
微生境
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兰州市动物园红腹锦鸡的饲养管理
红腹锦鸡
饲养管理
动物园
四川唐家河羚牛、鬣羚、斑羚春冬季生境选择比较研究[ ST〗
羚牛
鬣羚
斑羚
春冬季生境选择
四川唐家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唐家河保护区内野生红腹锦鸡生物学特性及繁殖习性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动物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红腹锦鸡 生物学特性 繁殖习性 研究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5-1178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59.7
字数 452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喻晓钢 9 15 3.0 3.0
2 鲜方海 3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腹锦鸡
生物学特性
繁殖习性
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动物
双月刊
1000-7083
51-1193/Q
大16开
成都市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9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19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