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螺旋CT增强3期扫描小肝癌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提高小肝癌诊断能力.方法 全部病例的CT检查均采用日立PRATLCO扫描,扫描参数为:层厚10mm,螺距为1,增强3期扫描(以下简称3期扫描)分别为平扫,注射对比剂后30s动脉期扫描,60s门静脉期扫描,3min延迟期扫描,扫描时间1s,120kV,200mA,采用柯达Dryview8700激光相机,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射流率为2.5~3ml/s(剂量1.2~1.5ml/kg).结果 螺旋CT 3期增强扫描检出并经病理证实23例25个病灶小肝癌.19例患者AFP升高.4例患者AFP在正常范围,其中1例(男50岁)AFP升高,而CT、B超检查均为阴性,20d复检CT及B超才显示出小肝癌征象,所有患者均有肝硬化表现.SHCC在3期扫描上,18个病灶在动脉期为高密度,门静脉和延迟期为低密度或等密度的典型表现,非典型表现有5个病灶.①平扫病灶模糊不清者15个病灶,边界清楚者有10个病灶,增强后病灶边界模糊者只有6个病灶,边界清楚者有19个病灶,并伴病灶边缘轮廓轻度不规整.②平扫瘤内均匀性密度者有17个病灶,瘤内密度不均者有8个病灶,增强后瘤内密度均匀者只有5个病灶,瘤内有多个小斑点状密度更低且密度不均匀者20个病灶.结论 ①多数的SHCC在3期扫描上呈典型表现.②CT表现特点是:平扫病灶边界模糊,增强后病灶边界变清楚并轻度不规则同时病灶内有多个小斑点状密度更低区,密度不均匀.根据SHCC在3期扫描表现特点及结合临床就能大大提高SHCC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推荐文章
螺旋CT双期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
肝肿瘤
X线计算机
断层摄影术
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价值与临床意义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小胰腺癌的诊断
多层螺旋CT
小胰腺癌
双期增强扫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肝癌的螺旋CT增强<em>3</em>期扫描表现及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外健康文摘·医药卫生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细胞 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临床表现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1-68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5.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义辉 14 9 2.0 2.0
2 黄福气 12 9 2.0 2.0
3 范莫闽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细胞
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临床表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健康文摘·医药卫生版
月刊
1672-5085
11-5062/R
北京市丰台区丰管路1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8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5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