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据说,为政者最应该去看的是两个地方,一是劳改场,一是火葬场,火葬场去的人可能比较多,人人都要送故人,是不是?但劳改场去的却不多了,搭帮我们开展“警示教育”,我是第一次到监狱去“参观学习”,看了那些曾经的“同行”,听了他们现身说法。如果要拣出他们说法的两个关键词,那么我以为一是“自由”,里头的人个个渴望自由啊;一是“侥幸”,他们作案之初,人人都怀有侥幸心理。
推荐文章
小学生作文素材从哪里来
作文素材
生活积累
活动生成
阅读丰富
基于侥幸心理的自愿接种模型研究
BA网络
复杂网络
疾病传播
ER网络
SIS模型
自愿免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的侥幸心理是从哪里来的
来源期刊 学习之友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侥幸心理 警示教育 参观学习 现身说法
年,卷(期) 2008,(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8
页数 3页 分类号 B8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侥幸心理
警示教育
参观学习
现身说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学习之友
月刊
1671-4474
44-1057/D
汕头市华山路18号三楼
出版文献量(篇)
831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