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对腰椎棘突与椎间隙在不同体位下的影像学研究,指导临床上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的术前、术中准确定位.[方法]根据手术时体位,设计一模拟手术体位台架,供术前定位照片使用,选取本院于2006年8月至2007年2月的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MED治疗的病例,术前均摄普通体位下的腰椎正侧位片及模拟手术体位下的腰椎正侧位片.在侧位X线片测量:①L3/4~L5/S1椎间隙平分线的延长线切割上位棘突的部位.②L3/4~L5/S1椎间隙平分线与水平面垂线的夹角(α).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模拟手术体位X线侧位片上:①椎间隙平分线的延长线切割上位棘突部位从L3~L5都逐渐上移(从棘突中1/3至上1/3或上方).②椎间隙平分线与水平面垂线的夹角(α)自L3~L5由尾倾角逐渐变为头倾角(均值从-4.3°~19.3°).均与普通体位下所得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ED术中下位腰椎定位应选择在病变间隙上位棘突中、上1/3平面穿刺,L3/4向尾侧倾斜1°~7°,L4/5;L5/S1向头侧倾斜,角度分别为3°~5°,15°~20°.手术通道亦需依以上角度置入.
推荐文章
棘突间稳定器(X-Stop)植入后的影像学变化与临床意义
腰椎间盘
退变性疾病
X-Stop系统
非融合技术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腰椎矢状面
椎间隙
间距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测量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限化手术椎间隙定位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
影像学
椎间隙定位方法
椎间盘镜(MED)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隙高度的影像学变化研究
椎间盘镜
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间隙高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体位下腰椎棘突与椎间隙关系变化的影像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医学临床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
年,卷(期) 2008,(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2-122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23.4
字数 27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08.07.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朝跃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骨科 103 568 14.0 19.0
2 胡鹏志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骨科 21 70 6.0 7.0
3 周勇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骨科 62 489 11.0 20.0
4 沈民仁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骨科 25 239 8.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腰椎
椎间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临床研究
月刊
1671-7171
43-1382/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省卫生厅内)
42-1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732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542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