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小儿健脾颗粒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和昆明种小鼠,分别用利血平注射、大黄灌胃造成脾虚模型.将模型动物分组,并设立正常组.测定各组动物血清淀粉酶含量、木糖吸收、耐寒耐力和免疫器官的重量;用炭末推进法测定肠管运动变化;用溶血素抗体生成法检测免疫功能.结果:小儿健脾颗粒可增加脾虚大鼠的血清淀粉酶含量和木糖吸收;显著增加脾虚小鼠的耐力和耐寒能力;明显抑制脾虚小鼠的肠管运动;显著增加脾虚小鼠的免疫力.结论:小儿健脾颗粒治疗脾虚证的作用与促进消化和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关.
推荐文章
平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证抑郁障碍临床研究
抑郁障碍
肝郁脾虚证
平肝健脾法
盐酸舍曲林
中医证候
郁证
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热证)60例
小儿迁延性腹泻
健脾止泻宁颗粒
脾虚湿热证
小儿泻速停颗粒
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脾虚湿热型急性腹泻60例
泄泻/中西医结合疗法
儿童
健脾止泻宁颗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儿健脾颗粒治疗脾虚证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药科技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脾虚/中医药疗法 @小儿健脾颗粒/治疗应用 大鼠 小鼠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研究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8-17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
字数 29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7072.2008.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龙子江 161 1470 17.0 29.0
2 陈明 71 643 13.0 21.0
3 任友权 3 14 3.0 3.0
4 肖洪玲 40 198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脾虚/中医药疗法
@小儿健脾颗粒/治疗应用
大鼠
小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药科技
双月刊
1005-7072
23-1353/R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香顺街41号
14-240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1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89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