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莎朗斯通说四川地震是中国亏待达赖剌嘛的报应,并用“很有意思”来形容。她对数万人的死难,数百万人遭灾轻描淡写。对生命的漠视至此,真是到了让人震惊的地步。那些在废墟中悲嚎的声音,那些拯救生命的壮举,似乎都无足轻重。以她的逻辑,是否可以说,美国前年遭受的卡特里娜飓风是美国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报应?那么洛杉矶的地震呢?
推荐文章
特朗斯特罗姆:“我写给你的如此贫乏”
贫乏
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奖
沃尔科特
瑞典人
文学院
获得者
诗歌
浅谈"敢得敢失、收获教育"理念
敢得敢失
改革
探索
特朗斯特罗姆的“玻璃之书”
玻璃
诺贝尔文学奖
诗歌写作
禁欲主义
实际意义
象征意味
隐喻意义
写作语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莎朗斯通敢对飓风死难者说报应吗
来源期刊 现代苏州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报应 飓风 美国政府 伊拉克战争 洛杉矶 地震 生命
年,卷(期) 2008,(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
页数 1页 分类号 X4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报应
飓风
美国政府
伊拉克战争
洛杉矶
地震
生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苏州
半月刊
1674-1196
32-1781/C
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458号
28-93
出版文献量(篇)
18204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