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神经影像技术对早期脑梗塞的病灶显示、病变发展及其对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5例临床初诊急性脑梗塞病人,出现症状后1.5~24 h内分别行平扫CT、常规MRI、MR血管成像、弥散(DWI)和灌注(PWI)MR成像;13例行静脉内溶栓治疗并于2 w内随访治疗效果.结果:35例中脑出血6例,平扫CT对急性脑梗塞征象显示率为48.3%;29例脑梗塞中,常规MRI、DWI、PWI均显示病灶;T1WI显示病灶范围最小,T2WI、FLAIR序列显示病灶范围逐渐增加;20例同时行DWI和PWI中,13例(65%)出现弥散-灌注不匹配,溶栓治疗7例症状好转(53.3%).结论:神经影像技术中的DWI和PWI可以在脑梗塞后有效治疗时间窗内显示病灶的大小和血液动力学改变,结合CT平扫和常规MRI序列,有助于尽早溶栓治疗,减轻症状,恢复功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推荐文章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相关因素分析
缺血性卒中
神经功能改善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调查
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布特征
脑梗死
青年人
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
回顾性研究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CT、常规MRI和DWI影像诊断研究
急性缺血性卒中
CT
常规MRI
DWI影像
诊断研究
CT和MR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MRI早期诊断价值
来源期刊 西南国防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CT MRI 弥散 灌注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508,封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43/445
字数 33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0188.2008.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顾明 成都军区总医院放射科 96 322 9.0 13.0
2 柯振武 成都军区总医院放射科 47 104 6.0 8.0
3 马宗黎 成都军区总医院放射科 13 28 3.0 5.0
4 蒋锐 成都军区总医院放射科 46 129 6.0 9.0
5 王庆松 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 67 319 9.0 12.0
6 王俊 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 24 104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6)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性卒中
CT
MRI
弥散
灌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国防医药
月刊
1004-0188
51-1361/R
大16开
成都市锦江区天仙桥北路12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12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56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