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培两优537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与自育优质中籼稻鄂中5号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05~2006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区试,表现米质优、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较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007年3月通过了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
推荐文章
优质高产杂交中稻新品种广两优558的选育
杂交中稻
优质高产
新品种
品种审定委员会
选育
产量潜力
两系不育系
扬两优6号
杂交中稻两优9526的选育及制种要点
两优9526
选育
特征特性
制种要点
两系杂交稻培两优288及其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稻
培两优288
特性
栽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优质两系杂交中稻培两优537的选育与应用
来源期刊 湖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稻 培两优537 选育 应用
年,卷(期) 2008,(8) 所属期刊栏目 育种·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1-873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1.2|S511.3|S334.5
字数 26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39-8114.2008.08.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志军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1 119 6.0 10.0
2 杨国才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7 223 8.0 14.0
3 刘凯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31 80 5.0 8.0
4 胡刚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1 64 5.0 7.0
5 游艾青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51 195 9.0 12.0
6 徐得泽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14 79 5.0 8.0
7 王勤芳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5)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稻
培两优537
选育
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北农业科学
半月刊
0439-8114
42-1255/S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南湖瑶苑2号
38-21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680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84101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