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优选赤芍的提取工艺,为下一步赤芍总苷的提取分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同时测定的方法,并以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的提取和转移率为主要指标,结合固形物得率,对70%乙醇回流提取后加水沉淀和水煎煮提取后分别加50%、60%、70%乙醇沉淀的工艺进行比较.结果:乙醇回流和水煎煮芍药内酯苷的提取率分别为70.61%和69.19%,芍药苷的提取率分别为80.69%和77.93%.醇提水沉工艺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的转移率分别为89.43%和92.14%,水提液50%、60%、70%乙醇沉淀芍药内酯苷的转移率分别为79.59%、70.70%和74.53%,芍药苷的转移率分别为84.57%、75.95%和86.23%.醇提水沉及水提后50%、60%、70%乙醇沉淀固形物的得率分别为19.28%、22.00%、16.67%和17.52%.结论:醇提水沉工艺优于水提醇沉工艺.
推荐文章
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双指标考察赤芍总苷大孔树脂纯化工艺
赤芍总苷
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
纯化
大孔吸附树脂
白芍中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制备工艺研究
白芍
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
大孔吸附树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双指标考察赤芍提取工艺
来源期刊 江苏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赤芍 提取工艺 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治法方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2.71
字数 35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97X.2008.05.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窦志华 54 418 11.0 16.0
2 罗琳 67 724 14.0 22.0
3 卢丹 2 2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27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57)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赤芍
提取工艺
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中医药
月刊
1672-397X
32-1630/R
大16开
南京市汉中路282号
28-8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40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621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