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们的时代是世界历史上新时期降生和向新世界过渡的时代,一批建筑师开始思考并着手探索“未来建筑”的形态。虽然不同建筑师表达的建筑思想不同,但他们都在探寻用最简单的语意来回答新世纪的挑战。建筑形态学的学习和研究,告诉我怎样去看待一个建筑是否适应人的需求,以认为本,怎样能更好的与环境融合。建筑形态的研究应从人类总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发展,从融合-封闭-再融合一开放的整体过程中来进行.形态的变化中始终存在着一种人的自组能力和人的创造行为的作用.形态的变化在人类生活中存在着一种空间组织的稳定人类在创造过程中总是寻求创新建筑形态的研究和建筑形态的拓扑关系,考虑建筑技术运用的可能,以便适应新的社会需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基本建筑形态学到“未来建胁”——巩托马斯·赫尔佐格建筑设计理论及作品分析
来源期刊 建筑与环境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未来建筑 建筑 形态学 技术 生态 和谐共生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9-181
页数 3页 分类号 TU-09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明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30 73 5.0 7.0
2 刘阳 11 22 3.0 4.0
3 王芳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未来建筑
建筑
形态学
技术
生态
和谐共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与环境
双月刊
1819-6217
广州市流花路97号
出版文献量(篇)
3242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