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3因素最优饱和设计,系统地研究了氮肥、磷肥与种植密度3因素对不同收获时期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与密度对青贮玉米干草产量的影响因收获期而异.不同收获时期,青贮玉米干草产量均以N的作用居于首位,其次是种植密度和P.7月30日、8月11日、8月26日收获.随着施N量的增加,干草产量无明显增加.乳熟期收获,随着施N量的增加,产量显著增加;在4个不同时期收获,随施P量增加,干草产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生产中适宜施磷量为120~150 kg/hm2,可相应获得8100~25000 kg/hm2的较高干草产量;灌浆期和乳熟期收获,干草产量随密度增加亦呈单峰曲线变化,获得较高干草产量(15000~25000 kg/hm2)的适宜种植密度为78000~83000株/hm2.
推荐文章
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青贮玉米
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16个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青贮玉米
产量
农艺性状
通径分析
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青贮玉米
种植密度
生物产量
农艺性状
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青贮玉米
生物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农艺栽培措施对青贮玉米干草产量效应分析
来源期刊 农业科技通讯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青贮玉米 栽培措施 鲜草产量 干草产量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7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
字数 25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6400.2008.06.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景辉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230 3294 28.0 45.0
2 陈培义 6 25 3.0 5.0
3 张永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52 919 19.0 29.0
4 杨爱军 7 35 3.0 5.0
5 王莹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21 294 9.0 17.0
6 胡会平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1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贮玉米
栽培措施
鲜草产量
干草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科技通讯
月刊
1000-6400
11-2395/S
大16开
北京市
2-60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98
总下载数(次)
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