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伤寒论>非常重视脉诊,全书脉诊法以寸口诊法为主,兼论趺阳脉,还有少量关于少阴脉诊论述.通过对<伤寒论>中脉诊法的研究,发现其寸口诊法与<难经><脉经>等医籍中脉诊法均不同,<伤寒论>中的脉诊法自成体系,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①以阴阳为总纲;②以尺寸脉合诊判断病在何经;③多论脉象,少谈脉位;④多言"尺寸",少语"关"部.趺阳诊法与少阴诊法常常相提并论,可见张仲景对胃气、脉根的重视.
推荐文章
《伤寒论》脉诊应用之解析
伤寒论
脉诊
中医病因病机
探讨《伤寒论》脉法中几点问题
《伤寒论》
脉诊
中风脉缓
伤寒脉散
《伤寒论》针灸禁忌探讨
《伤寒论》
针灸
禁忌
伤寒学、《伤寒论》与《伤寒论》学
张仲景
伤寒学
伤寒论
伤寒论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伤寒论》脉诊探讨
来源期刊 吉林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伤寒论》 脉诊 寸口诊法 趺阳诊法 少阴诊法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5-23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22.2
字数 31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699.2008.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志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2 10 2.0 2.0
2 李志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138 902 16.0 2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伤寒论》
脉诊
寸口诊法
趺阳诊法
少阴诊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中医药
月刊
1003-5699
22-1119/R
大16开
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12-4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72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19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