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构建了一个以醋酸钠水溶液为阳极原料、高锰酸钾为阴极氧化剂的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考察了阴极溶液浓度、阴极流动状态、 外电阻和pH值等因素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监测了电池外电压和两极电极电势的变化过程,并分析了阴极极化的原因和限制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显示: (1) MnO2在碳纸表面的沉积是阴极极化的主要原因,而溶液流动可以明显降低极化程度;将高锰酸钾溶解在缓冲溶液中可以进一步降低阴极H+浓差极化;(2) 根据极化曲线可以推断,影响电池输出功率的决定性因素应是微生物代谢反应速度和微生物与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速率;(3) 随外电阻的变化,电池输出功率出现极大值824 mW/m2,相应外电阻为300 Ω左右,这与通过I-V关系曲线推导得到的电池内阻(284±18) Ω相吻合;(4) pH值和高锰酸钾浓度对电池阴极电极电势的影响符合Nernst方程.
推荐文章
阴极电子受体对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微生物燃料电池
阴极电子受体
输出电压
最大功率密度
PVDF黏结剂对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性能的影响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
聚偏氟乙烯(PVDF)
黏结剂
空气阴极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微生物燃料电池
产电微生物
电子传递
底物
质子交换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锰酸钾作阴极的微生物燃料电池
来源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高锰酸钾 极化曲线 Nernst方程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9-563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46
字数 44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1-0790.2008.03.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绍辉 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学院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42 657 15.0 24.0
2 闫光绪 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学院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15 338 9.0 15.0
3 詹亚力 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学院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15 202 7.0 14.0
4 王琴 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学院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20 165 6.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73)
二级引证文献  (104)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1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1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2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生物燃料电池
高锰酸钾
极化曲线
Nernst方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月刊
0251-0790
22-1131/O6
大16开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12-4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9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339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