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死刑又称生命刑。死刑与奴隶社会一同产生,迄今,还有很多国家和政府采用这一刑罚。然而,事实上,到了18世纪有人毅然地提出了将它废弃的主张。这个人就是被后世称为"近代刑法学之父"的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贝氏的死刑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死刑的威吓作用是多余的;第二,死刑容易引起旁观者对受刑人的怜悯;第三,死刑的影响是暂时的;第四,死刑可能造成不良的社会环境;第五,死刑的错误是无法挽回的。本文旨在通过回归原文的方法重新审视贝氏的死刑观,从而获得一些在我国死刑存废问题上的启示。
推荐文章
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的理性思考
青少年犯罪
非刑罚化
宽严相济
中国死刑的变迁与发展
死刑制度
限制
实施方式
浅谈死刑的存废问题
死刑
刑罚
存废
论刑罚轻缓化视野下的刑罚成本
刑罚轻缓化
刑罚成本
成本配置
刑罚效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谈《论犯罪与刑罚》中的死刑观
来源期刊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贝卡利亚 生命刑 死刑观 存废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3
页数 2页 分类号 D91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樊鑫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贝卡利亚
生命刑
死刑观
存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季刊
1007-9106
62-1110/C
大16开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9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98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