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测替牙列早期骨性前牙反(牙合)者与正常牙(牙合)者的下颌运动轨迹,并比较两者的差异.方法 采用下颌运动轨迹超声波记录系统(ARCUSdigma系统),对处于替牙列早期的32例骨性前牙反(牙合)者和19例正常(牙合)者的空载开口和前伸运动进行比较.结果 在空载运动中,处于替牙列早期的骨性前牙反(牙合)组运动中心的典型运动轨迹较正常(牙合)平坦,在运动的初始阶段出现向上位移,在矢状位上的垂直向及水平向最大位移均小于正常(牙合)组,但差异不显著;在空载开口运动中,骨性前牙反(牙合)组切点的典型运动轨迹为先垂直下降,然后前移一段距离后再垂直下降,与正常(牙合)组存在差异,在矢状位上的水平向最大位移与正常(牙合)组存在显著差异.在空载前伸运动中,处于替牙列早期的骨性前牙反(牙合)组运动中心的典型运动轨迹较正常(牙合)组平坦,在矢状位上的垂直向及水平向最大位移均小于正常(牙合)组,但差异不显著;在空载前伸运动中,骨性前牙反(牙合)组切点的典型运动轨迹较正常(牙合)组平坦,在矢状位上的水平向最大位移显著小于正常(牙合)组.结论 处于替牙列早期的骨性前牙反(牙合)与正常(牙合)研究对象运动中心及切点的空载开口和前伸运动轨迹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由于研究对象牙颌前部不同的咬合状态所造成的.
推荐文章
替牙列早期骨性前牙反(牙合)早期治疗结束后下颌运动轨迹的变化
骨性前牙反(牙合)
早期治疗
ARCUSdigma系统
开口运动
前伸运动
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重度骨性前牙反(牙合)畸形
重度骨性前牙反(牙合)
前方牵引
替牙期
"2×4"矫治技术配合下颌固定式(牙合)垫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分析
错(牙合)
替牙期
"2×4"矫治技术
下颌固定式(牙合)垫
下颌前牙切代帽联冠式斜导矫治替牙期牙性反牙合的初步探讨
替牙障碍
下颌前牙切代帽联冠式斜导
牙性反牙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替牙列期骨性前牙反(牙合)与正常(牙合)的下颌运动轨迹研究
来源期刊 解放军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性前牙反(牙合) ARCUSdigma系统 开口运动 前伸运动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1-66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83.5
字数 39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77-7402.2008.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洪臣 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 555 3991 26.0 35.0
2 李锐 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 21 63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性前牙反(牙合)
ARCUSdigma系统
开口运动
前伸运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医学杂志
月刊
0577-7402
11-1056/R
大16开
北京100036信箱188分箱
2-74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1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57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