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肺栓塞(PE)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行多层螺旋CT联合扫描的重要性及最佳延迟扫描时间. 资料与方法 21例疑为PE患者于16层螺旋CT上先行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对比剂注入后延迟22~25 s开始扫描,然后间隔一定时间行静脉成像(CTV),扫描范围为髂嵴水平至腓肠静脉丛上部水平,延迟扫描时间分别设定为90 s、120 s、180 s及240 s.扫描结束后对比分析不同延迟时间下静脉管壁强化情况. 结果 发现15例PE患者,计栓子58处,栓子均显示清晰;DVT 18例,计栓子42处,静脉壁强化效果随延迟时间不同而不同, 180 s~240 s静脉壁强化效果最佳.其中,PE和DVT共存13例,单纯PE 2例,单纯DVT 5例,1例未见明显充盈缺损征象. 结论 多层螺旋CT联合扫描可同时检出PE和DVT,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PE和DVT联合扫描中,静脉成像延迟扫描时间以180~240 s较适合.
推荐文章
多层螺旋CT对肺栓塞影像学诊断的价值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预防肺栓塞的护理
骨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护理
多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和肺动脉血管成像联合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
肺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静脉造影术
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肺栓塞的价值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三维重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层螺旋CT联合扫描对肺栓塞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
来源期刊 临床放射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肺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推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7-26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30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324.2008.02.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敬亮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845 2530 19.0 24.0
2 杨运俊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59 249 8.0 10.0
3 石士奎 安徽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14 76 5.0 8.0
4 崔晓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18 140 7.0 11.0
5 季立平 安徽水建医院骨科 2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6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肺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放射学杂志
月刊
1001-9324
42-1187/R
大16开
湖北省黄石杭州路23-22号
38-5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2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647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