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现代调解机制不能完全融入当代法律体系并发挥自己的作用.与诉讼相比,大多数中国人认为调解在现在的中国是一种无效或效力甚微的方式.因此,中国很有必要更体系化地重新引入调解这一机制.其中的关键就是使调解延伸至诉讼程序.理论和区域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中整合调解机制和诉讼机制是可能的、必要的,并且这种整合将会缩小调解和诉讼间的空隙.
推荐文章
浅议民事诉讼调解制度
民事诉讼
调解制度
完善
试析民事诉讼证人保护之措施
民事诉讼
证人保护
措施
论民事诉讼回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民事诉讼
回避制度
回避程序
立法缺陷
论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
检察机关
民事诉讼
法律监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调解机制延伸至中国民事诉讼程序的思考
来源期刊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调解 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诉前调解机制
年,卷(期) 2008,(7) 所属期刊栏目 政治·哲学·法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97,135
页数 4页 分类号 D915.14
字数 59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425.2008.07.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骆 3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调解
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诉前调解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月刊
1674-8425
50-1205/T
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65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11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