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与正常大鼠动脉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8只给予正常饮食及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模型组8只大鼠喂食高脂饲料(3%胆固醇、0.5%胆酸钠、5%精制糖、10%猪油、基础饲料81.5%)及维生素D3腹腔注射,实验14周处死动物,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及甘油三酯(triglyeride,TG),取主动脉进行HE染色及油红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提取主动脉RNA作基因芯片检查,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at-D)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浆TG和TC升高(P<0.01),HE及油红染色可见主动脉形成纤维增生性动脉粥样硬化.芯片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at-D基因表达上调.进一步免疫组化检查发现,正常对照组大鼠动脉组织中Cat.D不表达或者低表达,模型组中Cat-D表达明显增加(P<0.0).结论:AS的发病是多因素作用的多基因改变而引发的复杂病变,组织蛋白酶D可能与其他具有降解基质作用的酶协同参与了血管重塑从而促进AS的发展.
推荐文章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
内科学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
组织蛋白酶D
基因芯片
免疫荧光
免疫印迹
组织蛋白酶L与动脉粥样硬化
组织蛋白酶L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与动脉粥样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基质金属蛋白酶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外基质
血管平滑肌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金属蛋白酶类
细胞外基质
动脉硬化
不稳定斑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的基因芯片分析及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变化
来源期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大鼠 动脉粥样硬化 组织蛋白酶 D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254,25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5.3
字数 41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273.2008.02.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强荪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血管内科 222 871 14.0 17.0
2 舒青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血管内科 46 184 8.0 12.0
3 张志钢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血管内科 3 13 3.0 3.0
4 张晓兰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消化内科 12 70 4.0 8.0
5 SHU Qing 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遗传与发育教研室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8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基因芯片
大鼠
动脉粥样硬化
组织蛋白酶 D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旬刊
1673-6273
23-1544/R
16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14-12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14
总下载数(次)
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