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3.0T MR进行冠脉成像的可行性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材料与方法 37例患者应用3.0T机扫描.男性26例,女性11例.3D CMRA采用3D 12准备快速场回波序列,TFE factor根据不同心率选定(TFE faetor=11-19),采用SPIR进行脂肪抑制.图像质量采用3级评价.结果 36例顺利完成检查.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达Ⅱ级和Ⅲ级占92.6%.未能显示或显示不良者占7.4%(24/322),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定位不准确,心脏运动及呼吸运动.结论 应用3.0T MR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图像质量可基本满足诊断需要,采用心电触发技术和呼吸导航回波技术可有效减少冠脉成像的运动伪影.
推荐文章
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
磁共振血管成像
成像技术
成像方法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3.0 T磁共振无对比剂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可行性
磁共振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
图像质量
CT、MR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冠状动脉
多层螺旋CT
电子束CT
磁共振成像
双源CT"双低方案"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可行性研究
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双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碘对比剂
低浓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3.0T MR冠状动脉成像可行性及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中国医疗设备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医学影像 MRI 血管造影
年,卷(期) 2008,(7) 所属期刊栏目 专栏--磁共振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149,13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45.2
字数 34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08.07.06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旻 卫生部北京医院放射科 15 154 7.0 12.0
2 周诚 卫生部北京医院放射科 111 1453 20.0 33.0
3 陈敏 卫生部北京医院放射科 78 853 16.0 24.0
4 张晨 卫生部北京医院放射科 20 140 6.0 11.0
5 尹晶晶 卫生部北京医院放射科 5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医学影像
MRI
血管造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疗设备
月刊
1674-1633
11-5655/R
大16开
北京市顺义区竺园路12号天竺综合保税区泰达科技园7号楼
82-55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856
总下载数(次)
40
总被引数(次)
570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