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 针对战前和战时大规模人群免疫以及反生物恐怖需求,对炭疽疫苗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联合免疫接种方案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研究,为炭疽疫苗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的联合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将180只小鼠和120只豚鼠按体质量编号随机平均分组.小鼠分为6组:联合免疫组(MA组)、联合免疫炭疽半量组(MBA组)、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接种组(MB组)、炭疽疫苗组(MC组)、炭疽半量组(MBC组)、空白对照组(MD组).豚鼠分为4组:联合免疫组(GA组)、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接种组(GB组)、炭疽疫苗组(GC组)、空白对照组(GD组).于免疫后10周内收集受试动物全身及局部反应数据,采集血液样本进行血液学检测,采集脏器组织进行病理和组织学检查,评价联合接种疫苗的安全性.结果在接种后仅前2周两种动物疫苗接种组均出现进食、进水量减少及白细胞计数增多,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第14天MA组、MBA组、MB组、MC组、MBC组WBC与对照M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 MB组、MC组、MBC组WBC与同期M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小鼠各实验组间WBC各检测时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淋巴细胞百分率(LY%/LYMPH%)、淋巴细胞绝对值(LY# / LYMPH#)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豚鼠的血液学指标变化基本和小鼠一致.组织切片镜检示组织结构正常.接种炭疽疫苗5×107 cfu的组(MA组和MC组)各死亡小鼠1只.结论 本研究选用的联合接种方式对于受试动物均是安全可行的,但对于小鼠联合接种炭疽疫苗2.5×107 cfu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5×10-2ml可能更安全.
推荐文章
某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肾综合征出血热
疫苗接种
策略
肾综合征出血热诊治体会
肾综合征出血热
临床特征
治疗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的护理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护理
肾综合征出血热60例心电图临床分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
心电图
临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炭疽疫苗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联合接种安全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学科
关键词 疫苗 炭疽 肾综合征出血热 联合免疫 实验研究 安全性
年,卷(期) 2008,(1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9-1341,134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6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08.1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端 第四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37 272 9.0 14.0
2 徐德忠 第四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165 1677 21.0 30.0
3 张英梅 13 41 4.0 6.0
4 门可 第四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49 447 12.0 18.0
5 张景霞 第四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42 204 8.0 12.0
6 苏海霞 第四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33 212 9.0 13.0
7 陆松鹤 第四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19 147 6.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疫苗
炭疽
肾综合征出血热
联合免疫
实验研究
安全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全科医学
旬刊
1007-9572
13-1222/R
大16开
199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368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