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脑出血后凝血酶受体(PAR-1)、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的影响,探讨亚低温脑保护的机制.方法: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脑出血组和脑出血+亚低温组.检测血肿周围组织中PAR-1、AIF在出血后24h、72 h和7d三个时间点的表达.结果:脑出血后PAR-1、AIF的表达均增加,72 h达高峰.在每一时间点亚低温组PAR-1、AIF的表达均低于脑出血组.结论:亚低温可能通过抑制出血后PAR-1、AIF的表达来发挥其脑保护作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微血管壁上PAR-1的表达增加,其变化与脑水肿的变化一致,说明PAR-1在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推荐文章
黄芩苷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凝血酶受体-1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黄芩苷
脑出血
蛋白酶激活受体
细胞凋亡
脑水肿
脑出血后凝血酶的神经毒性研究进展
脑出血
凝血酶
神经毒性
抑肽酶对脑出血大鼠凝血酶敏感蛋白的影响
抑肽酶
脑出血
凝血酶敏感蛋白
CD36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亚低温对脑出血后凝血酶受体1、凋亡诱导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陕西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出血/免疫学 受体,凝血酶/分析 @凋亡诱导因子 低温 模型,动物 大鼠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28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23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77.2008.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博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 27 156 7.0 12.0
2 石正洪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53 359 11.0 16.0
3 李晓玲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19 61 5.0 7.0
4 张振昶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30 178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出血/免疫学
受体,凝血酶/分析
@凋亡诱导因子
低温
模型,动物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医学杂志
月刊
1000-7377
61-1104/R
大16开
西安市西华门2号
52-4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204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46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