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化学致癌剂二甲基苯并蒽(DMBA)诱导Sprague-Dawley(SD)大鼠原位胰腺癌模型建立的有效性.方法: 220只SD大鼠,根据术中二甲基苯并蒽用量的不同,随机分为模型组Ⅰ(6 mg组,80只)和模型组Ⅱ(9 mg组,80只)和对照组(60只).模型组Ⅰ、Ⅱ于胰体尾部切开胰腺被膜后,分别置入6 mg、9 mg的二甲基苯并蒽.对照组仅行胰腺被膜切开.模型组术后7个月内每月处死大鼠10只、对照组平均每月处死7只,观察腹腔及胰腺病变,切取胰腺标本.结果: 包埋DMBA4个月后大鼠胰腺开始出现腺癌,胰腺癌模型组Ⅰ和组Ⅱ相比,术后6个月癌发生率为70%(7/10),实验大鼠死亡率低,致癌率较高.结论: 采用6 mg剂量的二甲基苯并蒽(DMBA)直接置入胰腺被膜下的实质内,可在短期内获得发生率较高的鼠胰腺癌模型.
推荐文章
大豆异黄酮对二甲基苯蒽诱导的大鼠乳腺肿瘤发生的影响
异黄酮类
乳腺肿瘤
9,10-二甲基-1,2-苯并蒽
黄豆
2,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中间体的合成
1,2,3,4-四氢-2,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
1,2,3,4,4a,9b-六氢-2,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
加氢脱硫
Tilak环化
合成
金黄地鼠胰腺癌动物模型的建立
叙利亚金黄地鼠
诱导
胰腺癌
动物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甲基苯并蒽诱导大鼠原位胰腺癌模型的建立
来源期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胰腺癌 动物模型 二甲基苯并蒽
年,卷(期) 2008,(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31-153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32|R136.3|R736.8
字数 21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5551.2008.1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启龙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72 268 9.0 13.0
2 林海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34 77 4.0 8.0
3 何铁英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32 67 4.0 7.0
4 韩玮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35 66 4.0 7.0
5 窦怀豹 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3 7 1.0 2.0
6 朱功兵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27 100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胰腺癌
动物模型
二甲基苯并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9-5551
65-1204/R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医路393号
58-100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6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65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