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多发性创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F1+2、FIB浓度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取32例多发性创伤患者进行D-二聚体、凝血酶原裂解片段(F1+2)、纤维蛋白原(FIB)检测,与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动态观察多发性创伤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和第4天静脉血分析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其中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者(DIC组)9例,未并发DIC组者(非DIC组)23例.结果 术后第1天与对照组结果 比较F1+2、D-二聚体、FIB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1+2和D-二聚体手术后第4天与手术后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手术后第4天与手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IB手术后第1天与手术前和手术后第4天比明显增高(P<0.05).DIC组的F1+2、D-二聚体、FIB水平显著高于非DIC组.结论 F1+2、D-二聚体、FIB可作为监测严重创伤患者凝血纤溶状态的相当有价值的指标,对DIC的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发性创伤患者血浆F1+2、D-二聚体、FIB的检测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多发性创伤 DIC 凝血酶原裂解片段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检验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6-25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41|R446.112
字数 25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08.03.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伟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检验科 203 1439 18.0 25.0
2 胡波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检验科 48 244 8.0 13.0
3 李金密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检验科 10 54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23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发性创伤
DIC
凝血酶原裂解片段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3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