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预见性干预措施在吡喹酮、阿苯达唑治疗脑囊虫病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7年12月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诊断脑囊虫病患者28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按预见性干预措施程序护理,对照组按常规程序护理,均采用口服吡喹酮、阿苯达唑进行治疗. 结果预见性护理组,荨麻疹、肝功损害、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等杀虫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预见性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吡喹酮、阿苯达唑杀虫反应发生率,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推荐文章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脑深部电刺激术病人手术全期护理中的应用
帕金森病
预见性护理
脑深部电刺激
手术全期护理
预见性护理在脑囊虫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
脑囊虫病
吡喹酮
治疗有效率
不良反应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尿毒症脑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尿毒症脑病
预见性护理
尿毒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预见性干预措施在治疗脑囊虫病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热带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预见性干预措施 脑囊虫病 吡喹酮 阿苯达唑 杀虫反应
年,卷(期) 2008,(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07-170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32.15
字数 25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9727.2008.10.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毛德华 29 114 6.0 9.0
2 陈延平 16 33 2.0 5.0
3 李慧 7 19 2.0 4.0
4 陈红旗 11 53 4.0 7.0
5 吕桂月 5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预见性干预措施
脑囊虫病
吡喹酮
阿苯达唑
杀虫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热带医学
月刊
1009-9727
46-1064/R
大16开
中国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44号
84-20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18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74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