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缺血性脑卒中(IS)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37例IS并发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7例病人中,男19例,女18例,平均年龄76.3岁,伴有高血压病15例,高血脂7例,糖尿病11例.DVT 的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浅表静脉曲张、皮温增高.用彩超或静脉造影确诊;经溶栓、抗凝等规则治疗,患肢与健侧周径差值从治疗前的(4.9±3.8)cm缩小为(1.9±1.6)cm( P<0.05).结论 高龄、卧床及血液高凝状态是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下肢DVT的主要原因,规则溶栓、抗凝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治疗IS合并DVT,对IS患者,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DVT的发生.
推荐文章
53例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护理
恶性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
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脑卒中
并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分析
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脑梗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疗分析
来源期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缺血性脑卒中 老年病人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3|R543.6
字数 25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08.0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燕丹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39 198 8.0 11.0
2 林少芒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77 387 11.0 14.0
3 张智辉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34 154 7.0 10.0
4 萧剑彬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18 98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7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深静脉血栓形成
缺血性脑卒中
老年病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半月刊
1007-1245
44-1417/R
大16开
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南1066号新城国际公寓4号楼209-210室
46-156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482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6774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