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人有一种强烈的诺贝尔奖情结,诺贝尔文学奖受到尤其广泛的注目。作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对这个奖和对本国文学都有清醒、理智的认识。早在1927年,瑞典考古探险家斯文·赫定来中国考察研究时,就和鲁迅的北大老同事刘半农商量,想要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并通过
推荐文章
细数诺贝尔奖之最
诺贝尔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
获奖者
评委会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奖
化学奖
获奖者
暖通界的“诺贝尔”
诺贝尔文学奖
暖通
诺贝尔奖
国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鲁迅回信“诺贝尔”
来源期刊 新世纪周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鲁迅全集 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奖 文学创作 世界文学 作家 台静农 中国新文学 瑞典 上海租界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163
页数 1页 分类号 I210.9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鲁迅全集
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奖
文学创作
世界文学
作家
台静农
中国新文学
瑞典
上海租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财新周刊
其它
2096-1251
10-1344/F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北路8号院三里屯SOHO
32-235
出版文献量(篇)
28920
总下载数(次)
8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