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择2004-06/2006-08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终末期肝病患者25例,均采用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手术.①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芬太尼、司可林,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用咪唑安定、氯胺酮、阿曲库铵诱导.麻醉维持用丙泊酚、阿曲库铵泵注、芬太尼间断推注及间断吸入异氟醚.②分别于切皮前、无肝前期、无肝期即刻、无肝期后5,30 min和新肝期即刻、新肝期后5,3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无创或有创连续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中心体温、心率、心电图、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尿量、动脉压、股静脉压、中心静脉压及平均动脉压,并采血检测血气电解质变化.25例患者肝移植手术期间的麻醉管理平稳.①无肝前期收缩压、舒张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均较切皮前下降,经补液维持在正常范围内.②无肝期即刻收缩压、舒张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均较切皮前下降(P<0.01),无尿,而心率、股静脉压较切皮前升高(P<0.01),所有患者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新肝期即刻收缩压、舒张压较切皮前下降(P<0.05).经处理后逆转正常,给予利尿剂后基本改善无尿,此期问股静脉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与切皮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无肝期和新肝期酸碱度、剩余碱、碳酸根离子变化明显(P<0.05).特别是新肝期即刻变化尤为显著.新肝期即刻至新肝期后5 min血钾水平均较切皮前升高(P<0.01),血钙水平从新肝期即刻至新肝期后5 min均较切皮前下降(P<0.05),处理后效果良好.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的麻醉管理在于对患者手术前评估、平稳的麻醉诱导和维持、各手术时期血液动力学和机体稳态以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等综合指标的把握.
推荐文章
山莨菪碱在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中的应用
肝移植
微循环
肾功能
山莨菪碱
非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手术的循环管理
肝移植
多巴胺
抑肽酶
腔静脉阻断
循环系统
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手术配合
经典式
肝移植术
手术配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移植 麻醉/方法 手术期间 器官移植 肝功能重建
年,卷(期) 2008,(18) 所属期刊栏目 病例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00-350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17
字数 40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8.18.03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移植
麻醉/方法
手术期间
器官移植
肝功能重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