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介入技术治疗髂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价值和疗效.方法 34例髂动脉闭塞患者(41条髂动脉闭塞)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抓捕导丝、预创建抓捕空间等技术经腔内开通后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 技术成功率100%,除髂动脉破裂1例(2.94%)外,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共置入支架57枚,直径8~10mm,长度(8.43±5.14)cm;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40±0.14)增至术后7d的(0.81±0.13)(t=2:67,P=0.02).随访3~42个月,平均(19.32±2.22)个月;7例发生再狭窄,3例闭塞,经PTA和(或)置入内支架解除.患者6个月、1年、2年、3年一期通畅率、辅助一期通畅率按随访顺序依次为86.27%,74.40070,61.81%和52.98%、96.43%,92.57%,85.96%和85.96%.二期通畅率4个随访期均为100%.肢体6个月、1年、2年、3年的一期通畅率及辅助一期通畅率依次为88.41%,77.53%.65.79%和57.56%、96.97%,93.51%.87.27%和87.27%.二期通畅率均为100%.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抓捕导丝、预创建抓捕空间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可提高髂动脉闭塞段开通的成功率;支架中远期通畅性的维持需要严密随访和对再狭窄、闭塞的及时处理.
推荐文章
髂股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介入开通治疗
动脉闭塞性疾病
放射摄影术,介入性
髂动脉
股动脉
介入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
介入治疗
动脉硬化闭塞症
内膜下技术治疗髂动脉闭塞性疾病
内膜下技术
动脉闭塞
通畅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介入治疗髂动脉闭塞性病变的技术体会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医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髂动脉 血管成形术 支架
年,卷(期) 2008,(3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816.8
字数 29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701.2008.3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丹明 辽宁省人民医院外科 58 382 11.0 17.0
2 周玉斌 辽宁省人民医院外科 40 243 10.0 14.0
3 柳青峰 辽宁省人民医院外科 47 198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髂动脉
血管成形术
支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医生
旬刊
1673-9701
11-5603/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座)708-3室
80-611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65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561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