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器(IUD)与细菌性阴道病(BV)的关系,为安全使用IUD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唾液酸酶活性法对观察组328例置IUD妇女进行BV检测,以同期体检的74例未置IUD妇女作为对照.从置IUD的类型、置IUD后是否出血、有无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等对两组妇女进行对比.结果: 置IUD妇女BV阳性率为29.6%,对照组为1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V与IUD的类型无关,而与置IUD后出血有关.置IUD妇女中BV阳性者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BV阴性组.结论: 放置IUD与发生BV有关,置IUD后出血会增加BV的危险性;置IUD妇女中BV阳性者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几率升高.
推荐文章
置宫内节育器与细菌性阴道病的关系
宫内避孕器
阴道病,细菌性
感染
宫内节育器与子宫异常出血的关系分析
宫内节育器
子宫异常出血
子宫内膜炎
副作用
宫内节育器现状
宫内节育器
安全性
机理
用途
宫内节育器与异位妊娠发生率的关系
金属节育器
带铜节育器
发生率
异位妊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细菌性阴道病与宫内节育器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中国妇幼保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 宫内节育器 唾液酸酶活性法
年,卷(期) 2008,(20) 所属期刊栏目 生殖健康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48-285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11|R169
字数 23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411.2008.20.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红瑛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29 197 8.0 13.0
2 王焱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52 164 7.0 10.0
3 何涛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35 126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细菌性阴道病
宫内节育器
唾液酸酶活性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幼保健
半月刊
1001-4411
22-1127/R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12-9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025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2645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