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应用大鼠脑缺氧耐受实验可以认识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目的:观察脑缺氧预处理大鼠模型的脑缺氧耐受特点.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3-04/2004-04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基础动物实验中心完成.纯系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 6只/组;缺血对照组,20只,预缺氧(3 h,8%O2和92%N2)+缺血组:60只,根据缺氧时间不同分为5个时相点,即30 min,1,3,5,6 h点,每个时相点12只大鼠.预缺氧组:18只,根据缺氧时间不同分为3个时相点,即1,3,5 h点,每个时相点6只大鼠(3只用于TTC染色,3只用于苏木精-伊红).方法:①缺氧预处理:在固定体积的密闭玻璃容器中,首先放入钠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氧气,然后输入8%O2和92%N2的混和气体,放入动物,3只/次.并尽量保持温度、湿度恒定.②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缺血模型.③通过神经病学评分、梗死体积判定、病理标本制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等一系列步骤对该模型进行评价.④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神经病学评分及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预缺氧(8%O2,1,3,5 h)+缺血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缺血对照组 (P<0.01).缺氧8% O2,30 min及6 h)组神经功能评分,与缺血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预缺氧(8%O2,1,3,5 h)+缺血组脑梗死平均体积比,低于缺血对照组,(P<0.01).缺氧 (8% O2,30 min及6 h)组平均梗死体积比为与缺血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大鼠缺氧预处理,能有效减轻局灶性脑缺血所致的神经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用缺氧预处理建立的脑缺血耐受模型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对实验动物损伤小,是一种研究脑缺血耐受的有用工具.
推荐文章
缺血预处理诱导PC12细胞对缺血的耐受与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缺血预处理
PC12细胞
缺氧缺血
缺氧诱导因子-1α
缺氧预处理对大鼠钝性心肌挫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缺氧预处理
心肌挫伤
肌钙蛋白T
Bcl-2
大鼠
大鼠脑干缺血模型的建立
疾病模型,动物
脑干
脑缺血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缺氧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脑电图的影响
缺氧预处理
脑缺血
脑电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缺氧预处理建立大鼠缺血耐受模型及其特征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缺氧 脑缺血 大鼠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39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2
字数 10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8.02.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明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麻醉科 73 355 11.0 13.0
2 杨宏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 50 278 10.0 14.0
3 徐忠信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 101 465 11.0 16.0
4 韩雪梅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 56 400 10.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氧
脑缺血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