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看来,隋炀帝的案是翻得有理,势在必翻了,有大运河为他作证.中国大运河,这个名字,仔细划分,下面有两个系统:一个叫京杭大运河,另一个叫隋唐大运河.它们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运河,时间不同,地理不同,总之,虽然都叫大运河,但基本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系统.迄今为止,许多人都弄不懂,一提中国大运河,就以为是京杭大运河,根本不知道还有一个什么隋唐大运河.
推荐文章
隋唐大运河非遗——龙门石窟木版年画
隋唐大运河
龙门石窟非遗
保护
创新
大运河文化传播现状分析及创新路径—以大运河沧州段为例
大运河文化
传播
新媒体平台
SWOT分析
隋唐大运河对唐代私家园林的影响
唐代私家园林
隋唐大运河
士流园林
中隐思想
大运河吴桥段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研究
大运河
吴桥
地域文化
景观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隋唐大运河:地下的辉煌
来源期刊 瞭望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隋唐 通济渠 永济渠 古运河 京杭大运河 遗址博物馆 江南运河 地下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3
页数 4页 分类号 K87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隋唐
通济渠
永济渠
古运河
京杭大运河
遗址博物馆
江南运河
地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瞭望
周刊
1002-5723
11-1276/D
16开
北京市京原路8号
2-51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403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51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