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测量假肢的质心参数,为假肢设计提供数据保证.方法:基于静态称重技术,利用称重传感器测量支反力,并将其测量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计算出假肢的质量与质心坐标.测量时,取一矩形均质长方体构件为对象测其质量和质心参数(由于质量易测,因此主要分析质心的测量),同时作为标准件来检验该装置的测量误差,其中该误差包括装置的加工误差,和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误差等.结果:实验测量得到的质心绝对误差为ΔXc=–0.313 0 mm,ΔYc=–0.108 6 mm,ΔZc=–0.234 6 mm;相对误差为:Xc%= 2.65%,Yc%=3.77%,Zc%=4.82%.结论:①测试相对误差均小于工程误差允许的5%,用该装置测试的假肢质心位置是可信的.②为假肢设计者提供依据,使得假肢的质量和质心与健肢各部分大体一致.③对于像假肢这样形状复杂物体的质心测定,提升假肢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④该装置测量便捷、准确,精度满足使用要求,是一个兼具测试,研发双重功能的实验平台.
推荐文章
下肢假肢的转动惯量测定装置
下肢假肢
转动惯量
测定装置
测量
流速仪计量检定装置研制及应用
流速仪
远程遥控
步进电机
溯源
铁矿石荷重软化性能测定装置及其应用
铁矿石
荷重软化性能
测定装置
流程
一种新型工作测力仪检定装置的研制
测力仪
检定点
检定规程
计量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假肢质心测定装置的研制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假肢 质心 传感器 测量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速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0-70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18
字数 32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8.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皓 上海理工大学生物力学与康复工程研究所 21 95 5.0 8.0
2 沈力行 上海理工大学生物力学与康复工程研究所 22 145 7.0 11.0
3 郦鸣阳 上海理工大学生物力学与康复工程研究所 12 101 4.0 9.0
4 喻洪流 上海理工大学生物力学与康复工程研究所 101 555 12.0 18.0
5 陈仁建 上海理工大学生物力学与康复工程研究所 2 9 1.0 2.0
6 卜薇薇 上海理工大学生物力学与康复工程研究所 2 9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假肢
质心
传感器
测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