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索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参数指标的变化在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变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86例(男224,女62)肝病患者及32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指标检测.结果 PT、APTT、FBG、TT、PLT、PCT、MPV、PDW8项指标中,急慢性肝炎的TT、APTT、PT活性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基本在正常范围内,唯慢性肝炎PT活性有轻度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肝硬化和重症肝炎APTT、PT、TT活性降低、FBG含量明显减少,与时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PLT、PCT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均值增大,且血小板分布曲线呈"平台"或"小抛物线"型改变.结论 凝血因子、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于肝硬化、重型肝炎患者肝脏损害程度、病情观察、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推荐文章
慢性肝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慢性肝病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参数
血小板参数对川崎病患儿的临床意义
川崎病
血小板参数
儿童
新鲜血小板、冰冻血小板及两者混合后的TEG参数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新鲜血小板
冰冻血小板
血栓弹力图
临床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参数检测在各种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医疗前沿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凝血因子肝硬化重症肝炎血小板
年,卷(期) 2008,(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
页数 分类号 R446.11|R575
字数 16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552.2008.2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景云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检验科 23 115 8.0 10.0
2 宋燕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检验科 18 44 4.0 6.0
3 王璐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检验科 5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76)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凝血因子肝硬化重症肝炎血小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疗前沿
半月刊
1673-5552
11-5483/R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04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3669
论文1v1指导